欢迎进入巨纳集团官网

巨纳集团
/
/
公司新闻

泰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一行到河南大学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交流座谈

       2月25日下午,江苏泰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勇、泰州市海陵工业园区人大工委主任、党工委副书记马辰、巨纳集团董事长丁荣等一行十人到访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考察交流。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杜祖亮,学院执行院长白锋、特聘教授代表和部分领导班子参加座谈会,会议由白锋主持。       白锋代表学院对访问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沿革、研究方向、学科优势、科研成果等基本情况。张勇介绍了泰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成立背景、主要业务和运营模式,分享了在技术转化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双方一致表示,纳米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和泰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促进产业化发展等目标上高度契合,尤其在医疗、材料、能源等研究领域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增进认识、互学互鉴,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交流环节中,学院特聘教授代表程纲、武四新、申怀彬、杜聪、黄光光、王永强等分别介绍了自身研究重点和产业转化现状。随后,双方围绕项目合作与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具体实施路径展开了务实讨论,并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杜祖亮在总结中表示,此次交流为双方下一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期望未来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加强资源互联互动,助力研发向技术向产品延伸,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努力实现科研和产业“双向奔赴”,走出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特色发展道路。        会前,张勇一行还实地参观了自驱动纳米传感器件平台、QLED显示技术研发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公共服务平台。  
点击查看更多
24
2025-02

泰州产研院一行到访参观显示所 共绘科技合作新蓝图

发布时间: 2025-02--24
       2025年2月24日下午,河南省科学院新型显示技术研究所迎来了一支来自江苏省的科技“考察团”——泰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一行。此次走访调研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与深入交流,探索双方在新型显示技术领域的合作潜力,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注入新动力。        在研究所的精心安排下,泰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勇、泰州市海陵工业园区人大工委主任马辰、香港巨纳集团董事长丁荣等一行人参观了研究所的实验室与研发场所。先进的设备、前沿的科研成果,让考察团成员们对河南省在新型显示技术领域的深厚实力有了直观的认识。        随后的座谈交流环节,双方围绕新型显示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产业转化路径以及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泰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凭借其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丰富经验,为研究所带来了新的思路与视角;而研究所则凭借自身在新型显示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为考察团详细介绍了技术转化的可行性与潜在价值。双方在交流中碰撞出了合作的火花,一致认为在新型显示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此次泰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到访,不仅是对河南省科学院新型显示技术研究所科研实力的认可,更是为双方未来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双方将共同探索科技合作新模式,推动新型显示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为我国的科技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30
2024-12

2024河南省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链对接活动在郑举办 小小一块“屏” 链接新“示”界

发布时间: 2024-12--30
       12月26日至27日,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科学院、航空港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2024河南省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链对接活动在郑州航空港区举办。活动以“显示世界智引未来”为主题,2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显示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共同交流探讨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市场应用等议题,赋能产业发展。   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链是我省重点打造的优势产业链。目前,全省产业链能级稳步跃升,整机及配套产业规模近6000亿元,拥有千亿级企业2家、百亿级企业3家、十亿级企业8家,今年1—10月生产手机1.08亿部,位居全国第二,已成为全球重要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先后成立河南省科学院新型显示技术研究所、河南省柔性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优势领域持续巩固,智能手机精密制造能力位居全球前列,显示靶材、电子特气、机构件等配套产品稳定供应国内头部企业。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领域,搭载各类尖端科技的新型显示产业,已无处不在,赋予未来无限可能。   专家报告环节中,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孙小卫,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副总工程师李传峰,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建维联行首席科学家潘嵩,河南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武强以及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郑文俊等多位行业专家,分别就显示技术的演变与展望、AI终端产业发展、河南教育市场的终端应用等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对接活动中,雷曼光电、创维集团、惠科股份等企业代表也展开观点碰撞,为我省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思路。   “产业链的合作对接是推动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已经和省科学院新型显示技术研究所在量子点材料、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展开了合作研究,并共同参与编制相关国家标准。”香港巨纳集团董事长丁荣表示,去年以来三次来访河南的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了河南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在惠科股份副总裁何怀亮看来,人们对世界的美好愿景,很多都能通过新型显示终端来体现,显示行业在未来5到10年间将迎来迅猛发展。他说:“河南在交通区位、人力资源等方面有显著优势,我们计划明年在郑州打造一个‘超级工厂’,让我们的技术和产品更好地辐射中西部乃至中亚、欧洲等地。”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04
2024-06

首届“微纳技术检测及应用”标准宣贯会在京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4-06--04
    2024年5月30日-31日,首届“微纳技术检测及应用”标准宣贯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纳米中心”)主办,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9)、全国颗粒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68/SC1)和全国微细气泡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4)承办,上海中晨数字技术设备有限公司协办,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纳米技术、颗粒技术和微细气泡技术研究及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共同探讨和交流微纳技术的最新检测标准与应用前景。 会议伊始,北京大学朱星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施兴华副主任相继致辞。     朱星教授表示,在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下,我国纳米技术标准化工作逐渐与国际接轨,获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为相关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国内科研机构在纳米科技标准制定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包括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竞争,并成功主持制定多项国际标准项目。此次会议将深入探讨微纳米领域技术标准的制定、推广和应用,为提升我国微纳米领域科技国际竞争力、推动微纳米领域技术产品应用发挥重要作用。     施兴华副主任表示,纳米中心专注于原创性的基础应用研究,旨在为我国纳米科技发展提供支撑,并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纳米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自2009年起,纳米中心成立了全国唯一的中科院纳米标准检测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构建纳米技术标准体系,现已成为世界上纳米标准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纳米中心取得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研制推广成果。未来,纳米中心将继续围绕学术交流、标准化和产业化协同发展,用标准化推动微纳米领域的科技创新,促进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的宏观战略布局中,标准化成为中坚力量。为了强化这一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及《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纳米中心作为纳米技术、颗粒技术和微细气泡技术秘书处所在单位,在推动标准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纳米中心高洁教授级高工介绍了纳米技术、颗粒技术及微细气泡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发展历程、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情况。纳米中心依托其独特的“1+3+1”的架构——即一个中科院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纳米技术、颗粒技术、微细气泡技术三个标委会与一个国家标准验证点(纳米材料)形成合力,未来将着力于与产业界的密切合作,围绕学术交流一标准化一产业化协同发展,用标准化推动微纳米领域的科技创新,助力微纳米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新质生产力。     会议特别邀请了来自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的专家,就国家标准立项申请和制修订的关键要点进行了详尽的分享,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全面实用的指导。 全国颗粒技术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微细气泡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兆军研究员做了“标准立项答辩注意事项”的报告分享,给大家介绍国标委组织立项答辩工作的程序、专家审评要点,常见问题案例,帮助大家梳理立项答辩的思路和方法。     国际标准可以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世界“通用语言”,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极大地促进了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与信息共享。正所谓“得标准者得天下”,国际标准已成为市场竞争中不可或缺的制高点。纳米中心葛广路研究员深入解析了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具体路径,详细阐述了国际标准制定的完整流程。此外,他还分享了我国在纳米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建设方面的进展情况,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提高标准质量水平,提升标准化服务业发展水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积极推动国家标准验证点的建设。其中,纳米中心成功获批国家标准验证点(纳米材料)。纳米中心谢黎明研究员详细阐述了国家标准验证点的功能定位、建设目标以及纳米中心在标准验证方面的能力和验证点的运行模式。该纳米材料标准验证点紧密依托纳米科技的前沿发展,结合标准、方法、技术、设备和基础条件,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推动纳米材料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在接下来的标准宣贯系列中,纳米中心陈岚研究员以“微细气泡技术及标准化介绍”为题进行了报告、常怀秋研究员进行了电镜技术标准立项及制定的经验分享、朱晓阳高工进行了动态光散射法标准立项及制定的经验分享、刘忍肖研究员进行了光电显示技术标准立项及制定经验的分享。珠海真理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张福根博士进行了“激光粒度分析仪国标的宣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柳姝副教授做了“微细气泡水中氢气含量测量标准开发经验分享”的报告。会议也邀请到上海中晨数字技术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鲁海以“颗粒测量—微纳气泡应用的基石”、澳谱特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刘伟教授以“Zeta电位法标准宣贯”、中科院化学所李杰副研究员以“富勒烯标准经验分享”、泰州巨纳新能源有限公司专家肖婷以“不同粒径测量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为题的精彩报告。 报告交流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纳米中心展厅、纳米加工实验室和纳米检测实验室。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新时代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本次宣贯会议为纳米技术、颗粒技术和微细气泡技术的标准化工作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桥梁,为科研和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标准制定方法、常用标准检测方法、标准应用等方面的广阔平台。这将极大地促进检测标准化的发展,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标准化技术支撑水平。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06
2024-05

泰州巨纳新能源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GB/T 43682-2024《纳米技术 亚纳米厚度石墨烯薄膜载流子迁移率及方块电阻测量方法》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 2024-05--06
       2024年3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4年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批准由泰州巨纳新能源有限公司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GB/T 43682-2024《纳米技术 亚纳米厚度石墨烯薄膜载流子迁移率及方块电阻测量方法》正式发布,并将于2024年7月1日起实施。        国家标准GB/T 43682-2024《纳米技术 亚纳米厚度石墨烯薄膜载流子迁移率及方块电阻测量方法》由TC279(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79/WG9(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低维纳米结构与性能工作组)组织,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该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为泰州巨纳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巨纳科技有限公司、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泰州飞荣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泰州石墨烯研究检测平台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江南大学、贵州金特磨削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孵烯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为王浩敏、丁荣、吕俊鹏、谢晓明、王慧山、孔自强、陈晨、陈谷一、袁文军、王兰兰、方崇卿、邵悦、倪振华、王欣然、李雪松、王琛、肖少庆、张豪、宋宏芳、许莉、干静、洪江彬、陈敏、严春伟。        石墨烯薄膜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领域,如显示、通信和可穿戴设备。不同的应用对石墨烯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和方块电阻有不同的要求,而载流子迁移率和方块电阻决定了石墨烯薄膜的性能。载流子迁移率和方块电阻是石墨烯薄膜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的关键控制特性。从触摸屏到太阳能电池,方块电阻电阻变化了两到三个数量级。然而,即使由相同的薄膜制成,从不同结构的器件中提取的载流子迁移率也存在巨大差异。本标准的制定有规范石墨烯薄膜的霍尔器件形状、电极类型、电极接触方式、测量步骤等,提高石墨烯薄膜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性,降低不同实验条件对载流子迁移率和方块电阻测量造成的干扰。同时,本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06
2024-01

泰州石墨烯研究检测平台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GB/T 43341-2023《纳米技术 石墨烯的缺陷浓度测量 拉曼光谱法》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 2024-01--06
       2023年11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3年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批准由泰州石墨烯研究检测平台牵头起草的国家标准GB/T 43341-2023《纳米技术 石墨烯的缺陷浓度测量 拉曼光谱法》正式发布,并将于2024年6月1日起实施。        国家标准GB/T 43341-2023《纳米技术 石墨烯的缺陷浓度测量 拉曼光谱法》由TC279(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该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为泰州石墨烯研究检测平台有限公司、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德瑞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泰州巨纳新能源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绍兴文理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巨纳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为倪振华、吕俊鹏、梁铮、章琦、吴忠帅、孙学栋、丁荣、南海燕、郭丁立、洪江彬、王英英、方崇卿、梁奇锋、梁贺君、袁文军。        石墨烯由排列成六边形蜂窝状晶格的单层碳原子构成。因其出色的电学、光学、力学和热学性能,例如高迁移率、高透光率、良好的柔韧性和高热导率,在诸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缺陷浓度作为评估石墨烯质量的重要参数,对其迁移率、热导率、力学性能等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石墨烯进行缺陷浓度的测量,不仅能从科学角度揭示其本征性质,同时也能为石墨烯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拉曼光谱技术具有高效、准确、无损、样品制备简易,且能进行大面积测量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石墨烯的质量检测中。拉曼光谱技术能测量石墨烯的多种性质,例如层数、掺杂水平、应力大小以及缺陷浓度。在特定激发光能量下,石墨烯的缺陷浓度与其拉曼光谱D模和G模的峰面积比值直接关联,因此能通过拉曼光谱测量石墨烯的缺陷浓度。 石墨烯缺陷含量是衡量石墨烯性能的一个关键参数,石墨烯缺陷含量测量意义重大。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已发展出系列方法,例如拉曼光谱法,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法,高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法等。这些方法各有适用性和优缺点。本方法的特点是快速、测试范围较大、无损、对样品准备无特殊要求。        该国家标准的发布,均为石墨烯的生产、研究、应用、检验等领域提供快速、无损和高灵敏度的测量方法,为促进石墨烯相关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28
2023-12

泰州石墨烯检测平台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的国家标准《纳米技术 小尺寸纳米结构薄膜拉伸性能测定方法》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 2023-12--28
       近日国家标准GB/T 43251-2023《纳米技术 小尺寸纳米结构薄膜拉伸性能测定方法》正式获批发布。泰州石墨烯研究检测平台为该国家标准的第三起草单位,丁荣为主要起草人(排名第三),集团下属飞荣达新材料、巨纳新能源公司也参与了编制。        纳米结构薄膜在导电、导热、过滤分离等领域存在多功能应用。拉伸性能是纳米结构薄膜质量控制和应用开发的核心指标,其准确表征和测量是纳米结构薄膜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基础。纳米结构薄膜的尺寸取决于制备条件和应用领域。目前针对小尺寸纳米结构薄膜没有标准规范测试方法,现有方法所用的测试样品(形状与尺寸)和测试方式(固定与加载)各异,而系统的实验研究表明,测试条件和样品尺寸的选择会明显影响纳米结构薄膜力学性能的量化表征。本标准着力于市场需求,提出高精度、低成本的测试方法,对试样的尺寸、样品的夹持方式、加载速率等进行规范,为相关产业的有序、高效发展提供支撑。        该标准项目提案由武汉大学高恩来副教授、清华大学徐志平教授、泰州石墨烯研究检测平台有限公司丁荣等提出,并于2020年正式批复立项,随后成立标准制定工作组。参与标准编制工作的单位包括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泰州石墨烯研究检测平台有限公司等知名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主要起草人包括高恩来、徐志平、丁荣、刘泽、张豪、方崇卿、陆洋、吕俊鹏、洪江彬、郭雍哲、曹可、王月皎、任卫、王琛、韩英、周景晫、邵悦。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上一页
1
2
3
4
5
6
...
22
电话

全国服务热线:

电话:+852-9586 8738
邮箱:sales@sunano.info
地址:香港九龙旺角弥敦道721-725号华比银行大厦14楼

公众号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公众号

巨纳集团

版权所有 ◎ 2022  香港巨纳集团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2034296号    新网提供技术支持

这是描述信息

联系客服

 

客服热线:0852-95868738

 

服务时间:8:00-24:00

 

这是描述信息

客服邮箱

 

客服邮箱:sales@sunano.info

 

服务时间:8:00-24:00

 

这是描述信息

客服传真

 

传真:+86-21-60852363